译本

★★★☆☆|看了眼豆瓣就没一个人觉得翻译不太行吗(/好读的科普小品,开头的几个例子由于过于脱离我个人经验所以下意识觉得扯,但作者学者身份摆在也那就比较懒得追究了(???)也没再去求证,其实虫子蝴蝶那段我反而没什么疑问……话说人类会把看不见却自认为存在的东西也加入自己的世界观,要这么说的话,譬如说灵魂啊意识啊鬼怪这类明明同样符合条件但不为人类承认的东西岂不就仅仅是因为他们不“科学”……所以觉得后面的结论下得蛮好的,既然人类认识的世界全部建立在“イリュージョン”之上,那么无论如何人类都是不可能认知到真实的(而我这番默认“真实”存在的言论搞不好也是基于一种“イリュージョン”,唉论我为何越来越觉得世界是假的)再来从哲学层面上看,明明人类所处的世界还有无穷无尽的未知,人类仍然可以对此漠不关心地在大世界中划出自己的小世界并生活于其中,……这跟书里提到的人类不断努力扩大自己“イリュージョン”的界限可完全相反。这几个月非常强烈地在想为什么人类可以对这些东西不在乎,而哪怕是说太在乎广阔的世界观就过不好自己的小生活,太多的人仍然觉得连离自己最近的同胞的死活也无关痛痒。我无法被说服/话说读完才看到封面上明明有个“生活轻哲学”的logo,感觉诈骗
★★★☆☆|发现我确实比较适合看儿童科普读物。/哪怕是我不一个个搜都能看出很多血腥暴力色情(……)的内容都被省略简化或改写了,推荐说大人小孩都能读但果然还是子供向纯净版,不过有画神人谱系图和地图倒是蛮好的,是可读的入门书,但我觉得适用人群是对希腊神话感兴趣又很难立刻消化大部头的成年人(例如我),闲暇时候不要太当真地读读了解个大概后就可以深入其他巨著了,给小孩读的话我觉得确实容易像豆瓣有个短评说的“长大后读了大部头会被毁童年”就是有小孩容易当真+先入为主的风险XD/呵呵想起我以前故作正经在同人里掉希腊神母子乱伦的书袋,现在就觉得好愚蠢,因为其实看看就知道希腊神话里的凡人繁殖能力是正常的但仙子女神动不动就一胎生十好几个甚至几十来个,也许在希腊神的概念里生育和家庭之类的东西就不能拿人类社会的标准去度量啊。不过要说的话确实希腊神的傲慢和独断专行跟人类倒是如出一辙/读的时候有那么几个瞬间觉得研究希腊神话的学者一定能找到很多乐趣……/搞了半天赫拉一开始是拒绝宙斯追求的,,尼玛读的时候感觉可代洛朗特啊亚瑟这处处留情又不敢忤逆安娜的劲头和安娜嫉妒心发作的样子跟宙斯赫拉不就一毛一样!!!,,,/月日中心我嗑了(…………
★★★★☆|还行,可以多刷
★★★☆☆|可以三星半吧……阅读感受跟寄生大脑居然差不多,因为翻开之前以为是严肃科普所以体验没达到预期,也不是说它不是严肃科普,甚至它都没有那种人类沙文主义,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另一种傲慢还是让我不太好受,就像寄生大脑里说微生物或许在操控人类的行为一样,这本书也提出植物正掌控着地球的发展的观点,著者都认可这些通常不被人们认为在生物界拥有地位的成员“具备智能与控制人类的能力”,这令我开始思考“智能”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东西,本书中也提到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曾说“智能的定义跟试图去定义它的专家一样多”,假如仅仅是能够维系自身一个长期的存活状态、会为自身的生存主动地积极地寻求资源以及拥有对抗外来侵略的能力便算作有“智能”,那我反而觉得人类就是目前已知生物界里智能最高级的生物……我完全可以理解著者所表示的“植物同人类一样拥有五感”之观点,但为何一定要强调“与人类一样”呢,既然都已经说到植物跟人类的构造天差地别,没有心脏没有血管没有大脑,那为什么不再往前一步说植物的生态不需要代入到所谓人类必须呼吸进食才得以存活、想要描述植物的生态是无法套用描述人类生态的词汇的呢?况且跟读完寄生大脑后相同地我觉得,植物与微生物拥有强大的在这长久地球寿命中存活下来的能力,为什么就会与“他们有智能”相等呢,为了生存而找寻甚至开发资源只不过是一种本能罢了,在这基础上我完全可以认同植物与微生物同人类一样都是生命的观念(不如说,为什么会有人类不这么觉得?那才是人类沙文),但连最聪明最具智慧的动物或许都尚且不理解生存的意义(人类又有多少是理解的?),在这情况下抢跑说植物和微生物正在操纵着我们,怕是有点矫枉过正(它们的所谓“操纵”在我看来纯粹就是为了生存而运作着的“本能”)。成立植物伦理会也挺夸张的,我觉得教育人类说要尊重植物出发点很好,但你既要标榜伦理又要继续利用植物……反正啥也没变那又何必多此一举
★★★☆☆|其实还是有喜欢的地方:大江描写和比喻的笔触非常细腻,非常冷,不是寒冷而是冷漠的那种冷,有的地方他其实明明在描写感情,写出来给我读到却感觉好像一点感情都没有,就如同他笔下从始至终作为局外人的主角一直在旁观一样。题材太厚重了,不结合他的写作机缘真的不好理解(读了这本和人民日报出版那本两本中收录的序),在新潮文库1959年出版的《死者的招待·饲育》书末收录的解说里,江腾淳讲大江的抒情“并未屈服于围困并充满了四周的恶意而是打算激烈地去跟随它”,其实我本来并没理解这样的解读因为早期的(该书收录的)短篇里我既未看到主人公的反抗也未看到主人公哪怕一丝丝的积极意愿,但是读的这本football的序中做的解读是可以把主人公和弟弟看作是大江的两个分身,隔着作品就突然茅塞顿开了。还有football里能看到好几处跟早期短篇中相同地使用过的意象(弱者面对更弱者、死者为“物”、断桥中密闭的山村),football大概的确是大江的集大成之作了。话说两家的译本里的序写得都挺好的都值得一读
★★☆☆☆|期待了很久读完却没什么感觉……首先是这本的翻译我实在不敢恭维,后面几篇能缓过来了,但打头的篇目我真的不明白译者是不是在讲中文……由于我搜到的湾人书评没有一篇诟病了这本的翻译,姑且看作是我中文太差好了。其次是大江作品的氛围基调。我记得读泉镜的时候有看到评论者说他擅长描绘密闭空间中的环境,但其实我读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感受(泉镜作品中的人物多给我一种在路上/多点移动的感觉,所以并没有特别把眼光落在静止的密闭的空间里),而大江这本收录了早期短篇的集子,每篇的事件都在沉闷窒息的场景里发生,要么是室内、要么是雨夜、要么是隔绝于城郊的山村,无一例外,而理所当然地作品几乎都染上了阴郁的色彩。都讲大江的作品受到存在主义严重影响(以及大江本科读的法国文学),但我基本忘了存在主义是个啥了回头再复习吧……印象比较深的倒是“徒劳—墙壁”之结构,本来读完芥川赏受赏作还没理解,整本读完看了个战争的今日的评论就彻底懂了(这篇评论贴个链在里面,我觉得分析得好到位,因为我看了好几篇发现只有这一篇提到了关于主人公对白人产生性欲的原因……)
★★★☆☆|原本是以为会跟寄生虫图鉴差不多的围绕寄生虫做的科普所以接着看了,没想到翻开之后就一股伪科学的气息扑面而来(不是)理性上知道不是伪科学但真的感觉太玄乎了,虽然又正如作者说的一样哥白尼和伽利略最早也没人信……况且我也没啥理科素养,看过也记得自己看过就算了(靠
★★★★☆|好他妈色啊!!!!!!!!(你到底在看什么……)唯一可惜的是没有实物照片,图片都是画的。简单科普的层面上来说内容完全足够了
★★★★★|其实读过告别圆舞曲大致就能知道觉得昆德拉不会写小说的人在扯淡了,所以玩笑实际上是在这个观点上又加了一针强心剂。(所以其实非要推米昆入门还是会推告别圆舞曲)不过感觉这本故事线好懂就好懂在结构明晰+议论并非无处不在,就我真的印象中告别圆舞曲和不朽就是通篇议论(有点夸张),另外我也很喜欢这种多线的第一人称,它让主角明确的同时又使小说显得像一部群像剧……第五部开始明显把此前的铺垫顶起来了,平行的叙事之后在结尾处令所有叙述者齐聚一堂的设计也好棒。(第五部才开始起跑的感觉,也因此能得到五星www原本想打四星的)另外虽然书后附的评论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不过还是想感慨一下读了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之后再看这本就会觉得虽然对极权社会的描写是占了事实上的主体但它对这本小说来说果然毫不重要,如果没有读那两本评论大概很难清晰地意识到这点,再就是看到豆瓣评论里有条说昆德拉是犬儒主义者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全部严肃议题,就想到前天我还在想昆德拉写作的口吻一直介于轻浮与庄重之间,在被背叛的遗嘱里他辩护了,但并不感到强烈的诚恳,而如果说他是处于跳脱出来观测一切的一种位置上,又会觉得世俗终究把他拉扯……“玩世不恭”这个形容倒是让我有点清爽了:所以米昆是乐子人(啊?
★★★★★|比起被背叛的遗嘱来说是更接近昆德拉个人的集子/现代欧洲的终结与个人的消失似乎是昆德拉思考主题之中重要部分的其二/他创作主题之中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是笑与轻和重两种,也可以说只有笑这一种/我所看到的昆德拉眼中的“小说”并不是被称为一种“纯粹”的艺术,更像是一种“独立出来”的艺术/卡夫卡作品与奥威尔作品的区别在于卡夫卡作品被解读为“极权社会的现象”只是其中一种方向(甚至是误读)但奥威尔很清楚自己在试图描绘一种极权社会,但小说本不应作为任何领域的宣言代表/尽管小说也研究“存在”,但哲学的理性正是小说应该破除的,哲学试图通往真理的行为正是小说应该为此逗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