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稍好点但也不比异旅人高明到哪去……以下评价全部基于个人经验毫无文本分析内容:其实我好像现在才想明白,人和人之间要产生连结并非多么困难,“爱意”基于一种试探靠近与同人接触的欲望是很轻巧的东西,这才是人间大多数的真实,所以我也才会在众多文学/电影作品(仍然欧美占大头)中读到看到各式各样摸不着头脑的情感连接和性爱场景:如果你想要触碰什么,那完全不如你想象中费劲。而对于没有基础逻辑说明或三岁儿都能看懂的意图和解释就几乎无法理解这存在于majority中“幽微”的心理活动的我来说,欣赏这些作品则是一件费劲的事。(异旅人也同样……啊在这篇说出来了那篇就不必再分析了)所以尽管我说过在同人意义上我也很喜欢专注于自己的道路远去后只留下轨迹给他人任意解读的刻板人设,但显然在此基础上我仍然需要此人设做出什么值得被长久称道的事情、众多文学/电影作品甚至人生当中却连这点也无谓,只要有那样一个“人设”就足够他人的想象。同样地,我也曾有过一段迫切地想要确认自己在与我有关的人的世界中的位置、确认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强烈地需要来自第三者的定义,但现在想来与人的连结既没有为什么也没有命中注定,所有的一切发生的就只是发生了,包括我的出生,根本无从解释的事还是不要强人所难勒!/嗯好吧文本上一些台湾文学特有口吻及一些细节还是引起我注意了,比如“欧鲶”,不过也仅此而已,我对被作为群体看待的同性恋、跨性别者、酷儿没有什么多余的想象,刨除这些社会议题它对我而言也就是一本普通的青春疼痛文学(不刨除的话也可以说是边缘性别身份疼痛文学吧!)
★★☆☆☆|2.5,因为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但我的确除了部分虚无主义的描写外完全无法吃进其他部分。。。/哦其实还有作者的语感和文本节奏感我是蛮喜欢的可能因为我也习惯这么写,但作者的语言我确实不行/文学不是掉书袋同人同样不是掉书袋,可能现在仍然有人这样写同人,但我不敢保证这样写了不会被部分同人女骂死。。。/由于理解了它本质上是一篇同人这点,因此相对地很难理解将它作为原创小说阅读后还极力推崇追捧的读者。。。/不认为第一人称写的小说统统称为私小说,但允许声称自己是私小说而原谅自己将心理活动脉络写得支离破碎的行为,并同时允许我本人将这种行为看作作者的能力不足(本如此厌恶私小说的读者已经极力克制这种厌恶在读了,我真的好温柔.jpg)/我的直观感受是:什么这竟然不是一部由最世文化出品的小说/死了的老公才是最好的老公诚不我欺。。。别的不说作为同人女的作者还是很懂的。。。。。/他妈的,我到底为啥想读这本书来的???又是被前司塞的屎,麻了
★★★☆☆|其实还是有喜欢的地方:大江描写和比喻的笔触非常细腻,非常冷,不是寒冷而是冷漠的那种冷,有的地方他其实明明在描写感情,写出来给我读到却感觉好像一点感情都没有,就如同他笔下从始至终作为局外人的主角一直在旁观一样。题材太厚重了,不结合他的写作机缘真的不好理解(读了这本和人民日报出版那本两本中收录的序),在新潮文库1959年出版的《死者的招待·饲育》书末收录的解说里,江腾淳讲大江的抒情“并未屈服于围困并充满了四周的恶意而是打算激烈地去跟随它”,其实我本来并没理解这样的解读因为早期的(该书收录的)短篇里我既未看到主人公的反抗也未看到主人公哪怕一丝丝的积极意愿,但是读的这本football的序中做的解读是可以把主人公和弟弟看作是大江的两个分身,隔着作品就突然茅塞顿开了。还有football里能看到好几处跟早期短篇中相同地使用过的意象(弱者面对更弱者、死者为“物”、断桥中密闭的山村),football大概的确是大江的集大成之作了。话说两家的译本里的序写得都挺好的都值得一读
★★☆☆☆|期待了很久读完却没什么感觉……首先是这本的翻译我实在不敢恭维,后面几篇能缓过来了,但打头的篇目我真的不明白译者是不是在讲中文……由于我搜到的湾人书评没有一篇诟病了这本的翻译,姑且看作是我中文太差好了。其次是大江作品的氛围基调。我记得读泉镜的时候有看到评论者说他擅长描绘密闭空间中的环境,但其实我读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感受(泉镜作品中的人物多给我一种在路上/多点移动的感觉,所以并没有特别把眼光落在静止的密闭的空间里),而大江这本收录了早期短篇的集子,每篇的事件都在沉闷窒息的场景里发生,要么是室内、要么是雨夜、要么是隔绝于城郊的山村,无一例外,而理所当然地作品几乎都染上了阴郁的色彩。都讲大江的作品受到存在主义严重影响(以及大江本科读的法国文学),但我基本忘了存在主义是个啥了回头再复习吧……印象比较深的倒是“徒劳—墙壁”之结构,本来读完芥川赏受赏作还没理解,整本读完看了个战争的今日的评论就彻底懂了(这篇评论贴个链在里面,我觉得分析得好到位,因为我看了好几篇发现只有这一篇提到了关于主人公对白人产生性欲的原因……)
★★★★★|其实读过告别圆舞曲大致就能知道觉得昆德拉不会写小说的人在扯淡了,所以玩笑实际上是在这个观点上又加了一针强心剂。(所以其实非要推米昆入门还是会推告别圆舞曲)不过感觉这本故事线好懂就好懂在结构明晰+议论并非无处不在,就我真的印象中告别圆舞曲和不朽就是通篇议论(有点夸张),另外我也很喜欢这种多线的第一人称,它让主角明确的同时又使小说显得像一部群像剧……第五部开始明显把此前的铺垫顶起来了,平行的叙事之后在结尾处令所有叙述者齐聚一堂的设计也好棒。(第五部才开始起跑的感觉,也因此能得到五星www原本想打四星的)另外虽然书后附的评论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不过还是想感慨一下读了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之后再看这本就会觉得虽然对极权社会的描写是占了事实上的主体但它对这本小说来说果然毫不重要,如果没有读那两本评论大概很难清晰地意识到这点,再就是看到豆瓣评论里有条说昆德拉是犬儒主义者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全部严肃议题,就想到前天我还在想昆德拉写作的口吻一直介于轻浮与庄重之间,在被背叛的遗嘱里他辩护了,但并不感到强烈的诚恳,而如果说他是处于跳脱出来观测一切的一种位置上,又会觉得世俗终究把他拉扯……“玩世不恭”这个形容倒是让我有点清爽了:所以米昆是乐子人(啊?
★★★☆☆|虽然细节部分没搞清楚但基本脉络还是读出来了,泉镜技术发挥安定……但这个译本我真是不愿意再看第二遍,各种生僻奇怪的用词我姑且可以理解成想翻译出那种古典味,但还是很多地方莫名其妙,简繁转换也不到位。结局我还是挺喜欢的,虽然男主生还了不过总体还是有些外科室的感觉,suki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人已经疯了。读台版时候果然还不够认真!这次读简体读到两位大佬因为三重会跳高超能舞时才反应过来,能乐传统是没有女演员的啊!第二点是宗山上吊及喜多八教授三重舞步的地点同为杂树林的设计。太美了我爆炸了。如果说泉镜的戏剧特征是情感浓郁,那小说(尤其是恩师过世后的)特征则是清淡,严谨而冷静却必能在读者心上留下一个坑洞的纯爱故事……简体有而繁体没有的小科普是,歌行灯的写作手法接近谣曲,情节上有序、破、急的设计,这点也是在读繁体的时候就意识到这篇的结构实在是非常严谨,阅读体验是一波三折又环环相扣……从人物角度上看,也是不沾染过多现实社会因素的非常纯洁的世情剧,没有非要惩罚的人没有无可逆转的错误,仅仅是少年心性和命运使然……“如果我当时能注意到那个阿袖是宗山的女儿,纵使跟他有杀父之仇,我也不会要去惩治他。”却又正是因此才留下的那句劝诫反倒使少女暗许芳心;海女的唱段结合三重的遭遇、和结尾同样暗示源三郎与喜多八心境的台词……所有这一切的安排,都实在浪漫得令人惊叹。草迷宫无疑也是一部重磅之作,虽然时期在妇系图后歌行灯前,却并未选择艺伎题材而是采用了怪谈、鬼神的主题。可以说直到真相大白之前的所有发展,全部都是为了结局时的冲刺而作的铺垫……很明显这作类似汤岛诣参考了泉镜自身的个人经历,把对亡母的思念倾吐得淋漓尽致,造就了一场无与伦比的纯爱(写到这里谁又哭了)草我真的还很缺德在思考这作会不会是谷崎润一最喜欢的泉镜作啊简直代到死好吧!!!(全部划掉)主要草迷宫也真是泉镜作品里很少见直接出现了近亲要素的作品,就这种微弱的背德擦边球层面来讲会联想到谷崎……结构也不多说了,大概正是因为能有这样的作品为基础才会诞生出完美的歌行灯。另外对比了歌行灯几处有些怀疑台版是照着现代日语版译的,虽然简体也有不准确的部分比如草迷宫里所谓“草茉莉”,我都搜不出来是个啥花,一看原文有的地方是说紫茉莉有的地方是说紫云英……但这个译本真的还说不上差劲。最后一句就,为啥泉镜总在仅仅蜻蜓点水般描写同性情谊时还能让我浮想联翩(那是你的问题
★★★★☆|补漏瓜之泪,别的都没读。就突然悟了前期作品被称为观念小说的其中一个原因:作品中几乎都会强调角色个人出身和遭遇,而作品中的故事都是基于这点才发生的
★★★★☆|配合文洁若译本姑且算读了全本!(耍赖)末尾附的年谱好赞。泉镜真是很爱对话代叙述(想起了呼啸山庄)。歌行灯汤岛诣高野圣紫阳花天守物语配合年谱解读,整个感觉就是,尾崎红属于他创作的敲门砖,但母上和妹子们才是他的创作目的和灵感来源……虽然到了可以算是mommy issues的程度泉镜也是真的很爱写女人,但妹子们的形象,除了美艳无双之外,也并没有很趋同,这点我还是很纳得的……讲到尾崎红就又去扫了一眼给旧书标价那本,讲漱石批泉镜用词怪异生僻,现在觉得这种文风如果没翻译出来或许可以脑补一下台湾文学(?